close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了,兩次都沒記得片名,兩次都被開頭給騙倒,這種看似毫不相干,實際上暗喻整部故事主軸的開頭動畫,印象中很少看過這種特殊的手法,滿特別的。而整部電影正如開頭的動畫一樣,富有童話色彩。

        分鏡很清楚,幾乎都是以波家小孩所寄養的家庭為主要背景,途中還會穿插幾幕跳脫故事外的視點以及旁白,這點很有讀童話故事書那種立體書的感覺。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更加強了主角光環的威能以及戲劇張力,作為童話主題的電影我覺得挑選得非常合宜。

        人物部分,個性太過鮮明(如伯爵的動作、紫兒發明前的動作等等),這大概是童話的特色吧,雖然不按常理,但過於誇張的行為、地點等等反而能加強人物間的衝突,但是人物的死亡卻有種「淡出」的感覺,沒有太強烈的描寫,甚至是幾秒就帶過去,可以看得出來在情感比例的拿捏要很慎重,所以整部故事給我的感覺絕非悲劇。

        而最後一次危機也採童話常用的英雄救美的情節,主角們還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壞人受到了正義的懲罰,雖然都是這樣老掉牙的劇情,卻不失感動,因為自己就與他們一同冒險過。

By 志遠


  坦白說,電影的開頭手法令我有點驚訝,原先真的以為這部片子是「快樂小精靈」,但當旁白以幽默的手法切入故事主題時,令我莞爾一笑,甚至吸引了觀眾對此電影的注意力。之後的故事也將「快樂小精靈」穿插在其中,不禁讓人覺得有一點黑色幽默的感覺——主角悲慘的命運和小精靈的純真快樂形成強烈的對比——讓我印象深刻。

    波家小孩一連串的悲慘冒險,不但沒有抹煞他們的聰明機智,反而激發出他們團結一致的潛能以及獨立自主的個性。在他們被歐拉夫公爵困在車子內並將要被火車撞上時,三個小孩運用自己的專長,一起想出辦法度過難關,逃過一劫;以及在喬瑟芬姑姑逃到洞穴躲避歐拉夫公爵時,三人很獨立地划著小船去尋找並「解救」他們的監護人。在整部片子中,波家小孩與歐拉夫公爵之間的對抗,極為精彩也形成強烈的反差,彼此互相映襯;更顯現出波家小孩所遭遇的不幸,和歐拉夫公爵的貪婪及野心。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在故事接近尾聲的「歐拉夫公爵的奇妙婚禮」的戲劇橋段。當戲劇結束,並且眾人發現歐拉夫公爵真正的目的及邪惡心態時,批評他是一頭無情的野獸;然而,歐拉夫卻指出每位大人都是共犯,因為沒有一個大人——不論是波先生或是警察——相信波家小孩所說的話,因為他們深信小孩子只是胡言亂語、一點都不成熟。在社會中,往往是保有最單純個性的小孩子發現許多已被社會亂象蒙蔽雙眼的大人們所忽略的問題,然而大人們卻深信小孩子見識淺薄、不懂事,不理會他們所說的話。這樣的現象值得我們深省,其實越是保有純真的人越能發現最簡單直接的人生道理。

    波家小孩不屈不撓的個性,值得我們效仿、學習:在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學著像他們一樣臨危不亂、團結一致。本片主要藉由生動有趣、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傳達出許多人生道理,是一部十分值得闔家欣賞的電影。

By 晴君 


 這部電影我在電視上看到不只一次,但是一直沒看完,這次有機會看完我真的很開心,之前的印象全都是金凱瑞的臉。()

這次看完,我覺得波家的孩子都很厲害,非常聰明、團結,而且各有長處。我最喜歡大姊紫兒(紫羅蘭),她每次要發明東西的時候就會把頭髮用絲帶束起來,她是一個只要身邊有材料,稍加思考,就可以組裝出她想要的東西的天才,我覺得這是對四周環境有充分觀察以及有空間概念的表現。

老二克勞斯則是閱書無數,並把所看過的內容都記在腦海裡,腦袋就像是有書庫一樣,需要的時候就把記憶裡的一本書抽出來閱讀,在有緊急狀況時總是能化險為夷,運用書中的知識來解決問題,也是最後拯救紫兒免於嫁給歐拉夫伯爵的重要關鍵。

最小的孩子是桑妮,是一個還不會說話,只會呀呀吐槽的小女孩,桑妮最愛的就是咬東西,有很銳利的牙齒,網路上的資料顯示她在之後的集數甚至還會煮菜,在故事裡是十足的吐槽者,非常可愛。

整個故事圍繞在波家三兄妹為了保護波家遺產,利用他們各自的長處,互相照顧,並在各個監護人的家中度過溫馨也有刺激的日子,這個故事富有創意,感人溫馨又不缺幽默的笑點,非常精彩。

By 思涵 


        說真的,一開始看到這電影是有點忿忿不平,總懷疑我是不是選錯社了,為什麼要看一部卡通電影?然而在他轉折故事的時候,才了解到這並非一般商業電影。

故事的架構其實蠻老梗,一樣是主角父母雙亡,壞人處心積慮要拿走遺產,主角發現父母死亡原因,得知壞人的背景,最後主角戰勝邪惡力量然後再來個HAPPY END,但實在不得稱讚作者的故事連貫性,利用每個主角的專長而配置出合理又不失趣味的故事內容,技巧性的鋪陳拋引出後面的結果,流暢的令人莞爾。

雖說基本上,書永遠是比電影好看的,因為文字上的想像才是故事的精華所在,而電影是將平面上的故事轉化成真實。但其實電影跟書是互補的。看完書的人雖然知道劇情,然而當你看到畫面呈現於自己的眼前時,總會驚訝的看到你不曾在意過的細節,亦或是畫面出現在眼前才想起書中的那個段落,看完電影後也會比較電影與原著的完成度高不高;看完電影的人如果有興趣的話,自然會想看原著中如何把內容所詮釋出來,而當他們看到書的時候也容易理解出作者的段落配置。而我們回過頭來看,其實波特萊爾就算是個很成功的例子,因為我現在還蠻想看它的實體書的。

波特萊爾裡面有個橋段是在解碼出他們的姑媽在哪裡,是否真的已經跳樓自殺。而我個人是還蠻喜歡作者用文法錯誤來解碼出遺書的真實性,因為大部分都是用藏頭藏尾或斜藏,文法錯誤比較容易誤判而相對他的風險也是比較高的,像那時候紫兒便看不出來。除了文法錯誤,電影中也有用到捲軸式藏碼,紫兒利用蛇纏繞性來告知他們的領養者歐拉夫是冒牌貨。看到這兩個地方的時候都有種希望也能跟作者一樣寫出這種段落配置,而且電影組他們拍攝手法很用心,小細節都弄得很漂亮而且讓人很容易就抓出故事的主軸,簡單來說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還蠻不錯的。

最後,我覺得波特萊爾所想表達的觀念是現今我們都常會忽略掉但都知道的道理。「任何時候,都有解決的辦法,不管情況多險惡,總是有辦法的」或許我們身邊沒有一個很會發明的女孩,讀了很多書的男孩和愛咬東西的嬰兒,但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該放棄希望,放棄任何一個能改變的機會,這是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學到最好的東西。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分享,如有歧見請見諒

By 例瑤 


這部電影很棒的是透過誇張的手法,表現孩子的成熟,大人的愚拙。電影當中有許多令人覺得莫名其妙的情節,一開始,我覺得劇情很不連貫,很無厘頭,但看完整部電影後,我覺得作者的手法非常有趣。無論是監護人,還有爭奪財產的叔叔,他們所代表的是人類的軟弱和貪婪;其餘的大人,則是多數人,就是在社會上盲從地生活的人。電影當中用許多黑色幽默來表現人生醜惡的百態,而孩子們就是我們未曾被社會汙染,純真又真實的自己。電影裡頭,大人用他們自認為聰明的方式,否定那對姐弟,是否就像我們,被社會套上根深蒂固的枷鎖而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如果那對姐弟沒有試圖抵抗他們的叔叔,他們的一切就會被奪走。在姐姐決定放棄對抗叔叔,同意與他結婚時,弟弟說了一句很棒的話:「There is always a way!」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也因為害怕失去而決定妥協?勇敢去冒險吧!想做就做,總會有你的路。

(這作者對蛞蝓有陰影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藻文藝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